爱心是金——“爱心基金”的故事
金榜题名,少男流泪为哪般
1993年7月的一个黄昏,18岁的丰县少年余小桂在自家的责任地里插秧。他有些心事重重,所以一整天一声不吭地干着活。汗已经流尽,他的口里又干又涩,浑浊的腥水熏得头脑昏然,脚陷在烂泥地里,他觉得移动步子的艰难。正当他抬起头准备舒展一下疲惫的身子时,忽然发现褚红的夕阳里驰来一辆绿色的摩托,一群村童拍打着光光的腿脚,跟着摩托向田埂上奔跑而来。有一种预感迅速地从水面波及余小桂的心里,使得他浑身一颤。他愣在那儿,耳朵里随即灌满了摩托的马达声和村童们的齐声喊叫——“小桂哥!你考上大学喽——”
余小桂惊醒了一般丢掉手中的秧苗,拔腿就向田埂上奔去。他的身后掀起了一团团兴奋的水花。接近田埂时,他伸出满是泥泞的手,一把抓过邮递员扬在手中的牛皮纸信壳,连一声“谢谢”都忘了说,便迫不及待地撕开了封口,蹲在水田边,抽出了里面的信页。他看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几个套红的大字,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后的一种狂喜幸福使他几乎昏眩过去。
余小桂站起身,匆匆地收拾了农具,往村里走。当余小桂来到家门口时,他突然从刚才的陶醉中惊醒。余小桂的家是三间快要倒塌的砖墙草盖房,外加一间搭在一旁的草棚,用来饲养猪、鸡。父亲倚在斑驳的墙边,一边搓着草绳,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咳嗽。念初中的妹妹瘦弱的身体上背了一大筐猪草,准备下河去洗。妹妹的两个腿膝盖处,裤子破了两个洞……余小桂一下子掉进了现实的冰窟窿。
在贫困线以下艰难度日,对于余小桂家,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全家的生活费,以及兄妹俩的书学费,靠下肢瘫痪多年的父亲搓草绳打芦席挣,靠弱视的母亲走村串乡拉二胡卖唱挣,靠余小桂和他妹妹放学回家种责任田、饲养牲口挣。看着父亲和妹妹,余小桂一阵心酸。他把那封信悄悄地揣进裤兜里,从门边找了一根扁担,和妹妹抬着那筐猪草向屋后的小河走去。在小河边,余小桂突然地抑止不住地泪水滂沱。妹妹诧异地盯着他,问:“怎么啦,哥?”余小桂泣不成声地说:
“小妹,我……没有考取大学,落榜了……”
桂花飘香,几多欢喜几多愁
余小桂在告诉妹妹“落榜”消息的那一刻,就做了惊人的决定:他不准备去上大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8岁的肩膀可以颤颤巍巍地承担支撑家庭的重担。然而,他的谎言只能欺骗自己,他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消息已传遍了全村。一时间,善良的村邻们纷纷前来道贺,你10元,他8元,大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小桂,你是我村的骄傲,这个大学,再苦你也要去上。”村长拿来了资助款里最大的一笔——100元。村长说:“小桂,村里穷,但我们宁可用两条腿多走点路,节省出去乡、去县城办事时坐农公汽车和小三轮的钱,每年也要拿出100元支持你。”余小桂的母亲说:“娘一天再多跑几里路,多唱几个歌儿。”
“一个暑假,余小桂陷在极度的矛盾和酸苦中。
南京的9月,金风送爽,美丽的师范大学校园里,几百棵桂花树蓓蕾绽放,香味浓郁;彩旗飘舞,红幅醒目,广播里播放着优美的欢迎曲。一千余名新生的到来,使这座古老学府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然而,让我们带着关注的目光,走进新生报到的队伍中去,将会产生另外一份感受。
余小桂就在这条队伍里。他躲躲闪闪地排在文科系的新生队伍的尾巴上,与一些同学急切的心情相反,他每向前挪动一步,心跳就咚咚地加快。口袋里,那叠由零钱组成的厚厚几百元钞票,被他捏得出了汗。他前面是一个扎着马尾巴的无锡女生,她办好手续后,被父母一左一右夹拥着向宿舍区走去。余小桂走上去,拿出通知书和那叠零票,年轻的女老师点钱的双手微微颤抖,末了,她将一枚新校徽递给了余小桂。
在中文系新生接待处围着一群人,几位老师正在苦口婆心劝说一位黑高个男生,他在报到时忽然改变主意,决定不上学了。在老师们的反复追问下,他湿了双眼,低声说:“我带的钱不够……”
在新生宿舍区,一辆一辆的小汽车停下来,许多新生穿着崭新的衣服,在家人的陪伴下,跨出车门。有一些新生却挎着简陋的包裹,低着头走进宿舍楼。
在一间自费生宿舍,江苏和南京电视台的记者们正在做现场采访。水银灯光里,7张刚铺好的床位,产生了极不和谐的差异:有的床上堆满了新衣新被、电器和零食,而有的床上只有一床破旧的被子和几件旧衣服。记者把采访话筒送到一位衣着简朴的女生前,问:“请问这位同学,看样子你的家境不太好,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筹足不小数目的学费来读自费的?”
对着水银灯光和提问,女生捂起脸伤心地抽泣起来,她什么也不说。人们看到女生脚上的一双廉价的人造革凉鞋,用粗黑线补了三处。记者们陷入了沉思,陪同记者的师大校长谈风梁教授和校党委吕炳寿副书记的眼睛湿润了。他们对记者说:“我们南师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像苏北地区,有许多学生家境贫困,比起城市和发达地区来说,他们不幸,他们在高楼林立的环境里求学,承担的不仅是学业的压力,更多的是他们这个年龄不应承担的经济压力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心理压力,有些辛酸超出我们的想象。如何帮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将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我们也希望全社会关注他们。”这一幕通过电视屏幕,当晚就传向省内外的千家万户。
新学期,当余小桂这样的学生正满怀优虑、惴惴不安地开始新生活时,南师大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心情也难以平静。开学时的见闻使他们牵肠挂肚。第一周的校务会上,校领导们决定在全校范围内调查摸底,学校究竟有多少贫困生?他们已经经历和正面临着怎样的不幸?
笔者作为校长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这次调查工作。当我白天穿梭于这些被称为“宠儿”的少男少女之间,晚上翻阅着一叠叠调查材料时,我的心颤栗在字里行间,泪水每每不能自抑地打湿卷宗:
余小桂,男,丰县农村,父瘫痪,母弱视,家庭收入来自母亲拉二胡卖唱……
历史系一同学,父亲病逝,母亲年事已高,兄弟二人均在南京上学,家庭无法提供资助,他不得不每周花5个晚上去做家教挣钱,以保证自己和弟弟的生活费。
生物系蒋文祥,父为民办教师,母农民,祖母长期患病,姐姐因心脏病开刀治疗,家中只好借高利贷供他读书。
地理系朱玉,赣榆农村,家中遭火灾,大嫂二哥相继去世,留下两个未成年孩子,自己借贷上学。
中文系一男生,家境贫寒,每到月底菜票用完,常常连续饿几天,喝稀饭充饥,直到下个月的师范生补助金发放下来。
政教系某班,有数名特困生。金伟,一位农民的儿子,收入全靠父母耕作农田。
梁小余,这位老实憨厚的四川小青年,从小失去母爱,饱经沧桑的父亲一人挑起赡养两位80多岁老人及抚养兄妹二人读书的生活重担……
全校6000余名在校生,这样的“特困生”第一次就统计出200多人。在都市的一角,他们大多沉默寡言,静静吞咽着各自的苦水。秋风萧萧而至,他们身着单薄的衣衫,呵着手捧读,晶亮的眼睛里游高着自卑、辛酸和渴望的光亮。
秋风化雨,点点滴滴都是爱
晴朗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悦情怡,金秋10月中旬的一天中午,流金一般的阳光倾泻着。年轻的女讲师徐小蕾骑青一辆紫罗兰色的小车下班回家。当她穿过师大学生大食堂前一条路时,忽然被出现在视野里的一幕情景惊呆了。只见食堂前的洗碗水池边,一名男生趁人不注意,迅速地俯下身去,从水池里捡起两个别人扔掉的馒头,放进了自己的饭盒,然后慌乱地迈着脚步走了。
那个同学的背影融进熙熙攘攘的人群的一瞬间,善良而又敏感的徐小蕾马上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事。她从车上跳下来,震惊很快化成涩热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几个过路的大学生莫名地望着失态的她。她一手牵着车,另一手掏出手帕捂住脸,匆匆地出了学校大门。好几天,她情绪变得很低落,夜里,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子里始终盘旋着那一瞬间的情景。
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个文科班的班主任,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并非没有注意到本班贫困生的问题,开学的第一天,在接待新生时,她从一名来自丰县农村的新生余小桂手中接过一叠零钱组成的学费时,她就意识到了。后来,她做余小桂所在班的班主任,曾组织同学捐款帮助余小桂和其他几名家境贫困的同学。
那天中午的发现,更深地触痛了她的心。她知道,就这样零零碎碎地做解困工作,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困的。贫穷不只是在一个余小桂,不只在一个班,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地区发展的差异,家庭收入的差异,城乡的差异,以及难以预测的天灾人祸在一些家庭中造成的困难不是短时间就能消除的。
她开始找同学谈心,找班干部协商,渐渐地,她忧郁的眉结舒展开来,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她设想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勤工俭学和多方争取,筹集一笔基金,用来源源不断地资助一届届贫困生。全班同学非常兴奋,他们三言两语,给这笔即将诞生的基金取了一个动人的名字——爱心基金。
星期天的凌晨,石城的冷风夹着毛毛细雨,为“爱心基金”的创设而开展的第一次行动拉开了序幕。6点多钟,36名大学生集中在师大的门口,他们骑着三轮车和自行车,驮着一叠叠厚重的报纸准备分两组分别前往南湖小区和丁家桥小区,为某公司发送两万多份报纸广告。
担任了班干部的余小桂如今已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大学生。贫困曾使他在入学前做出弃学的傻决定,也曾使他在勉强入学后,几度欲中止学业。但是,同宿舍的同学每人每月拿出5元钱支持他,两个月下来,他既感动又不安。创立“爱心基金”的主意使他一下子发现了希望之光,如果能利用假日勤工俭学,解决自己的困难,而且帮助其他贫困的同学,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此刻,他和副班长小仇把每一份报纸叠得整整齐齐,堆放进三轮车内。同学们劝他不要堆得太多,不然车子踩起来会很吃力。余小桂说:“在家时,我已经种了好几年责任田,什么样的苦都能吃。吃这样的苦,更值得!”两万多份报纸,把同学们骑的三轮车、自行车的车胎压得扁扁的。他们齐心协力,骑的骑、推的推,在小雨里艰难地走向目的地。有的同学因为道路生疏,走街串巷,迷了路,绕了弯路,……在目的地,他们捧着厚厚的报纸,热情洋溢地分发给过往行人。36个年轻人,忙碌了一整天,终于挣得了“爱心基金”的第一笔资金:359元钱。
黄昏的时候,小雨越下越大,静静地滋润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36位同学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学校,他们的头发被小雨淋得湿透,有两名身体虚弱的女生发起了低烧。得知他们此次行动的同学在师大广播电台为他们点播了一首《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优美深情的歌声随雨飘送,点点滴滴地渗透进人们的心田。
一石千浪,只缘爱心遍人间
从359元起步,同学们点滴聚积,“爱心基金”终于初步筹集而成,并很快投入使用,成为一些同学急难中的及时雨。
文静内向的女大学生小张,因为家庭的不幸而自卑。每天,她默默地躲在自己的床上,听同宿舍的女生谈论流行衣裙。一次,她重感冒发烧,为了省7毛钱的挂号费和几元钱药费,竟然不肯去就医,以致一拖再拖,直至高烧到半昏迷状态。同学们发觉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他们连忙用大衣裹住小张,男同学牵车女同学搀扶,把她送到人民医院急诊室。第二天,系领导、班主任老师提着水果、鲜花来看望她,同学们轮流来照顾她。他们还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爱心基金”会捐献的100元营养费。小张在病床上热泪盈眶,她说:“同学的深情我领了,我今后不再自卑,出院后我请求爱心基金会接受我做一个成员,我也要用自己的劳动挣得一份报酬,投入爱心基金。”
一天早晨,“爱心基金”会成员之一余小桂早早地出现在北京西路邮局的“汇兑台”前。他给将初中毕业的妹妹寄出80元钱,并随寄了一封恳切的信:“亲爱的小妹:上大学前我也和你一样,面对贫困的家境,没有勇气继续读书,但是,现在,我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自信的人,我相信自己不仅要念完大学,而且要念硕士、博士……这一切全是因为爱心基金活动……你要坚持过好中考关,不要目光短浅,被眼前的困难吓倒。80元钱解决不了大困难,但它对你说明一个事实:有爱,我们就能战胜困难,顺利成长。”
余小桂得到一笔“爱心基金”30元钱,他用它从学校家教服务中心取得一个家教资格,成为鼓楼区一个家庭的课外教师,他家教的学生的家长听说了“爱心基金”的故事,当场承包了余小桂四年大学的学费、生活费,算是对余小桂的报酬和对爱心基金活动的一次响应。余小桂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困难,还略有节余。于是,他又把一片爱和希望寄给了临近中考的妹妹。
“爱心基金”引发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它像一石,击起了无限爱的涟俯,从一个班,扩散到了一个系,扩散到全校,甚至全社会……
1993年10月底,师大科技实业集团的各公司以及《语文之友》编辑部、学校各部门负责人碰头,并取得一致意见:各尽所能,捐献一笔款,投入爱心基金,使此项活动推广到全校,让全校困难学生得到帮助。
几天后,师大党委副书记吕炳寿将第一批扶贫奖金发放到42位特困生手中。天气渐寒,一位正担心无棉衣过冬的化学系新生赶紧用这笔钱买了一件冬衣。他说学校不是送钱,是送温暖。吕副书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校有不少生活困难的学生,学校的资助往往杯水车薪,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爱心基金的设立,让更多的贫困生感到了温暖,这是学生一般募捐活动和寻常勤工俭学活动在境界上的一种升华。”同学们也体谅学校的困难,一位研究生每月从自己有限的助学金中扣出20元,捐给“爱心基金”,几位男生将做家教和星期天卖书的收入全部转入“爱心基金”。
12月份,江苏省委高校工委向全省70所高校转发情况简报指出:南师大学生开展的“爱心基金”活动感人之深,给我们颇多启迪。它不仅为解决特困生的问题走出了一条新路,而且把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希望各高校都来做好特困生的工作,使“爱心基金”活动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燃遍全省高校。
“爱心基金”活动引起巨大反响,《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和省市电视台、电台纷纷报道。许多读者和听众与新闻单位和南师大联系,要求参与到爱的行动中来。一位老工人寄上20元钱,附言“工薪阶层,聊表心意”;女作家王心丽打电话到南师大,表示将把自己义卖作品的稿酬捐给“爱心基金”;来南京访问的美籍华人陈王月波女士听到“爱心基金”活动的消息后,专程赶到南师大看望创立“爱心基金”的同学们,捐助500元人民币,并表示:“由于马上要去新加坡,身上的钱已不多,只能先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明年来大陆,我将捐献一万元,以后每年如此……是同学们的爱心感染了我。”这位著名抗日将军的遗孀从此成为“爱心基金会”的荣誉成员。著名香港爱国实业家、省高校“朱敬文奖学金”设奖人朱敬文先生之子朱恩馀及其夫人陈宁元女士访问南京师大时,一次性拿出5千元献给“爱心基金”……
不是创造,却是愁爱结衷肠
“爱心基金”震荡了全社会,这决不是偶然,更不是因为“爱心基金”活动有着创造性的意味。
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汹涌的今天,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人们已经走到了热衷消费、追求时尚、提高品位的时代,而覆盖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绝大部分面积的乡村和落后地区,还有数百万少年儿童因困难而失学。
花300元买一张票观看一场谭咏麟、郭富城专场晚会的城市少男少女们,能否知道和想起在那遥远的地方,无数问龄人伏在摇曳的油灯光中苦读,或对着垦光流泪,梦想得到能成为一名学生的幸福?开着小车,穿着“皮尔·卡丹”接送子女,为儿女的一个生日晚会而一掷千金的父母们,能否牵挂和理解,在那黄土地大山凹的茅屋里,另一群同做父母的人们,正为粥汤度日而难以凑足子女的学费愁断衷肠的辛酸……
一位同事告诉我,她与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她向女儿解释“希望工程”的意义,讲述贫穷地区的孩子是如何贫穷,不要说上学,有的连一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冬天冷得直颤抖……同事的女儿忽然不解地问:“她为什么不躲在屋子里,打开电暖器或空调呢?”同事急了,告诉女儿说:“不要说空调买不起,就是买得起也不好用,他们住着土坯墙的茅草屋啊……”
同事讲到辛酸处,已是双眼湿润,小女儿却双手托腮,带着美妙的想象说:“那房子一定很美丽有趣,跟童话里的一样,妈妈暑假带我去住一住吧!”
同事哑然。她不知怎样再向女儿讲下去。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有广博的愁与爱,但这种品质能为他人普遍共有,能被代代相承有继吗?
“爱心基金”活动引起的巨大共鸣,对此似乎给了肯定的答复。这位同事后来成为爱心活动热心的参与者。她说,爱心基金不是什么创造,而是高尚的、对全人类未来的忧愁与博爱之心,在心要之时积极集中的体现。金钱是过眼烟云,爱心是永不变质的真金,它在浩瀚的人寰里,始终放射着无价的希望之光。
在结束本文时,笔者走访了师大学工处的负责同志,他欣慰地介绍说,接受“爱心基金”帮助的同学中,有不少学习成绩优异、品德表现出色,有的获得了“朱敬文奖学金”和三好奖励。该负责人还展示了余小桂等获奖学生的成绩报告单和品德鉴定。
更重要的是,据《南京师大信息》简报所做的对待困生的追踪调查报告反映,“爱心基金”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在经济上帮助了贫困学生;另一方面从精神上引导了学生。接受帮助的学生在感激之余,发奋读书,同时打消了自卑、消沉的心理,信心十足地寻求合理的途径解决自己的困难,并主动帮助更困难的同学。最近,一群接受过“爱心基金”资助的同学,积极参加国家“希望工程”,为西北地区的几名失学儿童承担了复学的费用……受爱于人,施爱予人,他们在共同撑起一片爱心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