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脊梁,坚定的信念
初三作文
9338字
1377次阅读
收藏
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
不屈的脊梁,坚定的信念
——两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作者:亓丛丛
指导老师:董传静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中心中学 八年级五班
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中心中学 八年级五班 亓丛丛
A文——历史纪实:
不屈的脊梁,坚定的信念
——两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党——是血浓于水的信念,影响、延续着一代又一代……
《王鸿祥》
再也没有回来的离去
1943年的仲夏,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聒噪的蝉鸣似乎比以往有些不同,分明夹杂着些不安……破旧的院子里,围满了村中的老老少少。一位四岁的男童,坐在院子的角落沙堆里,停止了手中的游戏,呆呆着望着这一大群人。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汉子的叹息声此起彼伏,女人再一次穿过人群,来到大门前,“吱嘎——”一声,推开表面已经褪色且起了毛刺的木门,伸出手放在额前遮挡烈日张望着对面的大山——正午了,务农的男人还没有回家……
当时正值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每次战争的胜与败,都牵动着村中的爱国人士。于是,他们纷纷加入由朱豪自发组织的山区抗日自卫队。自1938年7、8月间侵华日军进犯山东后,来到泰安市岱岳区下港乡上港村建立了老百姓口中的“鬼子据点”,他们到处残害百姓、共产党员。山区共产党带头人更是遭到迫害,在严刑拷打之下,朱豪终于妥协,秘密叛变了共产党。这一天上午,朱豪下通知:山中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要去上港村开会。接到通知的共产党员纷纷奔去上港,但我的外曾祖父,就是我外祖父的爸爸,由于大清早就去地里务农,直至中午还未回家,不知道这个消息。
“吱嘎——”一声把门推开的声响,村民们的目光纷纷投向刚刚务农回来的男人。男人很是惊奇,问罢,便知朱豪下了去上港开会的通知。
“你不要去了,上港是‘鬼子’的据点。朱豪一放出来就急着开会,说不定他已经叛变,这次去没准‘鬼子’是又要害人啊……”一位刚刚从田间地头回来,手中还拄着带有新鲜泥土的锄头的年老者颤巍巍地说。“是啊,别去了——”人群中一片喧哗。
男人环顾了一下人群,打手势让百姓们安静下来:“乡亲们,谢谢你们的好意。可是,我是党支部委员,其他党员都去了,我能不去吗?”说完,便转头离开。沙堆里的小孩子,大概是隔着高大的人群听出了男人的声音,张张嘴,轻声喊了一声“爹——”。就在男人想要推开大门时,“王鸿祥——”女人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男人怔了一下,没有回头,“吱嘎——”一声,推开了大门。女人瘫倒在地,掩面痛哭……村民们跟在他身后,声声的劝阻阻挡不住他前进的脚步。大桥上,人们面对这不回头的倔强,只好停下来,汩汩的溪水也覆盖不了声声叹息……
囚牢里的折磨
外祖父把烟斗里装满烟草,“啪——”叩击打火机点燃了烟斗。“听回来的人们说,去参加‘会议’的共产党员都被囚禁起来,关进潮湿昏暗的‘黑屋子’里了。”外祖父告诉我,外曾祖父他们被囚禁的数日后,一个叫高柳的鬼子头儿把囚禁的共产党员集合出来,让朱豪拿着一本记有共产党员职位的小册子念着人名——凡是带组织的,支部委员职位以上的共产党员,站在一边;凡是只有“共产党员”称号的站在一边。当日,只是有党员头衔的人们被释放,另一批较高头衔的共产党员被结结实实的捆绑起来连在一起,押往泰安城。
泰安城里的“黑屋子”比上港村里的那间更小,塞满了人之后,见还有许多共产党员没有被塞进去,日军就用枪托捅党员们的后背、屁股,因为疼痛,就往里挤,凡是有了空隙,日军就再往里塞人,直到把所有的人都塞进“黑屋子”。“黑屋子里太拥挤,基本上是脚尖挨着脚跟,也不得不每天让他们‘放风’一次,——拉拉尿尿、呼吸新鲜空气。”说到这里,外祖父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扭过头去,“吧嗒——”吸了一口烟,“鬼子故意折磨人呐,每个人只能穿一件衣服,穿裤子的不能穿上衣,穿上衣的不能穿裤子,父亲当时是穿的裤子。有一次,他们又出去放风,父亲看做饭的正是同村的村民陈化富,他旁边炉子上的锅煮的高粱粥还‘咕嘟咕嘟’的沸腾着。当时,父亲他们每个人每天才喝一碗粥,说是高粱粥啊,其实就是一点高粱掺了多半的沙子,还净是汤汤水水,根本填不饱肚子,一个个半死不活的苦挨着、一个个面黄肌瘦、皮包骨头,一阵风就要吹倒的样子。同志们的悲惨遭遇父亲历历在目况且,他自己也忍受着这痛苦的折磨。他想,要想办法不能让大伙饿死,一定要把革命的火种保留下去,让它生根开花。一定要挨到赶走日寇、迎来解放的那一天。于是,父亲就走到锅面前,解开裤腰带,拿起锅里的铁勺舀了两三勺滚烫的米饭倒进裤腰里,双手紧紧捂住,生怕敌人发现。心里盘算道:若敌人问起,就说肚子痛得直不起腰来。幸运的是,没有被敌人发现。等到放风完回屋时,滚烫的米饭已经在他的裤腰里半个小时了,他——他急忙将裤腰解开,极度亢奋地说‘哥几个,都过来,我这里有吃的。’一边说,一边把手伸进裤腰里往外掏饭塞到大伙的手心里……”说到这里,外祖父已经泣不成声了,豆大的泪珠从他那瘦削的脸上滑下……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得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纸巾上前递给外祖父……“你不知道啊,捧在大伙手心里的米饭都是血红的,大伙惊诧不已,那是因为滚烫的米饭已经将父亲的肚皮烫出了成堆的血泡,米饭是被血染红的。汩汩的泪水浸满每个人的眼眶,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但是谁也不忍心将米饭送到嘴里。大伙哽咽着说:‘鸿祥大哥,你给我们吃的不是米饭,而是你身上的肉啊!叫我们怎能咽下?’于是,屋子里哭声一片……”此时的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跪在外祖父的膝下,轻声呜咽。
“父亲拍拍大伙的肩膀,笑着说:都是男子汉别哭哭啼啼的像娘们儿似的,我百多斤的身子这点伤算什么,只要大伙坚定党的信念,敌人的折磨再残酷我们也能挺过去。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等出去了,狠狠地打鬼子,将小日本儿赶回他娘的东洋老家去。乡亲们就会有好日子过了,我喊‘一’‘二’‘三’——‘吃’!就这样,一顿不平常的囚牢之餐在幸存者口中广为流传……”
刚强地客死他乡
那些党员们在泰安城待了一个月左右,又被辗转坐火车去了东北满洲里。当时的满洲里,整个是在日本铁蹄蹂躏之下,满目疮痍,横七竖八的腐尸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瘦骨嶙峋的“苦役”们在日本兵的看押下在煤矿井里挥汗如雨,疾病缠身的他们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然而,他们手中握着铁锹,嘴里含着煤油灯,肩上背着矿石,艰难地在坑道里采挖,死人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外曾祖父就是在满洲里待了一个月的时段里换上了肺痨,得不到休息,每天还要被强赶着下井采煤,疲惫的身躯和缠身的病魔使他几次昏死在井下,多亏在同伴们的帮助下,几次从阎王爷那里把命拉回来。他们不分昼夜地在煤矿里工作,偶尔几次休息时还要遭受日军的折磨。在这期间,外曾祖母收到一封唯一也是最后一封外曾祖父的来信,信的内容外祖父说他不知道,但是他后来听外曾祖母说,来信的地址是“奏天百西湖次柳沟煤矿(根据外祖父的口述,我音译)”。
当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腊月来临时,外曾祖父他们“劳役”的期限也已满。一日,日军把他们集合起来,喊到名字的人便可以回家。翻译官一个人名一个人名地喊着,被喊到名字的一个个都痛哭流涕,那是因为他们即将脱离苦海、结束屈辱的非人生活。重新获得自由、可以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他们怎能不悲喜交加、异常兴奋呢?!在外祖父的叙述声中,我想象出了一个让人看了既心酸,又庆幸的画面——他们在心中窃喜着,望着彼此微微攥紧了拳头。天——终于要亮了。这是他们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企盼,远在山东的爹娘妻儿、荒芜的田地、破落的家园等着他们去抚慰、耕作、修缮,久违的欢声笑语在故土上空飘荡,那其乐融融、美好向往就要马上变成现实,你说他们怎么不激动不高兴呢?!
“王申祥”。翻译官大声喊道,人群中没有人应答,翻译官扫了一下人群第二次喊道:“王申祥在不在?”还是无人应答,这时候翻译官生气地骂道:“他妈的,王申祥死了吗?”这时,站在外曾祖父身旁的一个老乡胳膊肘导了他一下说:“是不是喊了你呀”?外曾祖父瞪着眼睛冲着翻译官道:“我叫王鸿祥,不是什么王申祥,你的学问也太深了吧,尽然把我的名字都喊错了,是不是你整日像狗一样跟在日本人的屁股后面摇头摆尾,日本饭吃多了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
这种大不敬的话从来没有在日本人面前点头哈腰奴性十足,但他在这些劳工面前耀武扬威惯了,于是他恼羞成怒:“******的什么王鸿祥,我说你叫‘王申祥’你就叫‘王申祥’!你小子不老实,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来人给我打,看他还敢不敢嘴硬!”
几个日本兵和汉奸‘二鬼子’像饿狼一样扑上去了,拳打脚踢、棍棒相加,疾风暴雨般的击打持续了十几分钟。本来疾病缠身、风中残烛的外曾祖父怎能禁得住这阵势,被打的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昏死过去,翻译官又令人将外曾祖父用冷水泼醒,嘿嘿的冷笑道:“还敢跟老子叫真吗?”外曾祖父挣扎着艰难地爬起来,一口血水啐到翻译官的脸上,双眼瞪着他道:“呸,你个狗汉奸,你吃中国饭拉日本屎帮着日本人残害中国人,你坏事做尽,所有的中国人会记住你的罪行,你和日本鬼子都没有好下场,我就是被打死了变成厉鬼也要取你们的性命,为死难的中国人报仇雪恨!”外曾祖父又昏死过去了,这时天黑了,他们将外曾祖父拖回黑屋子,当天晚上,这个整日倔强的高昂着头颅的山东硬汉再也没有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这年他才仅仅只有24岁。
《王太永》
苦涩而又甜蜜的夜校生活
外曾祖父去世时,外祖父才四岁。“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已经记不清,听母亲和村里人说,他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乐善好施,在乡里乡亲颇有人缘。小时候在私塾里读过几年书,当时在十里八乡算是比较有学问和见识的人……”说到这里,外祖父那黝黑且爬满皱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及建立新中国后,外祖父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土地入社后,外祖父白天到生产队干活儿挣工分,收工后,帮助外曾祖母砍柴担水、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在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忘却上学读书,增长见识的想法。但是,因为家里穷,拿不出给先生的教书钱。每天他在田野里、道路边看着别人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心里总是羡慕得了不得,为了不给母亲增加负担,让她伤心,少年的他不知偷偷地掉了多少眼泪。成立人民公社后,村里有了夜校,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外祖父兴奋了好几天,因为上学读书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怎能不让他激动万分呢?于是,他第一个去报名。对党充满了无比的热爱和感激。他深信,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像他这样一个没有父亲的穷孩子,怎么能够上学读书呢?!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发奋读书。尽管白天干了一天活儿的他身心非常疲惫,但是每天晚上能够学到几个从不认识的字他就会兴奋不已,快乐之情无以言表。当时他就想,自己的父亲之所以被乡亲们爱戴,除了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很多人从他的身上受益匪浅。外祖父说:“那时我就想,终于可以有个学习的机会,能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文化人儿’了”。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校,帮助老师整理课桌板凳、擦黑板。课堂上,他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经常帮助那些是自己父辈、兄长、嫂子姐姐的“同学”解答难题。有时候由于白天太劳累了,坐在教室里的他总感觉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那个滋味太难受了。但是为了学好功课,他常常站到教室的最后面,用手不住地掐自己的大腿来提神。虽然这段学习过程非常短暂(一共办了一个冬天)且艰苦,他学到的东西也非常有限,但他觉得那是他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
努力工作·光荣入团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外祖父通过换工组,从“互助组”进入了“高级社”。社长知道他有点文化就让他担任“高级社”里的“记账员”。白天,外祖父和社员们一样工作,晚上,当别人都酣然入梦的时候,他还要在煤油灯下把一天的出勤、收入支出等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外祖父跟我提及这段往事时,还自嘲道:“我也是鸭子硬上架,很多不会的字我都用别字或符号代替,那个账本只有我自己能看懂,社长虽然不太满意,但他也实在找不出比我强的人来”。看着外祖父闪着泪光、历经沧桑的眼睛,我似乎明白了这一句话所蕴含的牵扯到在“文化”二字面前,有关两代人经历的奥秘……
1958年“大跃进”时期,外祖父被派到泰安火车站运输公司,说是运输公司,其实就是几十辆地排儿车、几辆拖拉机和仅有的一辆老掉牙的苏联进口的“嘎斯”车组成的运输工队。外祖父干活实在又听话,两个月后被选为了组长,领导着十几个人。清晨,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他们已经装好车出发了;烈日炎炎的中午,当人们在阴凉下乘凉午睡时,他们还在公路上挥汗如雨奔跑着;暮色四合、万家灯火的时候,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宿舍……
长长的地排儿车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蜿蜒前行,外祖父总是走在最前面、货装得也是最多的人。拉地排儿车真的很累,他们不亚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当我写下这段文字时,我都能想象出外祖父肩上套着背带,佝偻着腰,咬紧牙关奋力地拉着装有钢材、盐、煤炭的地排儿车向前一步一“扣头”地迈着步子,麦色的肩膀硬是被粗麻绳勒出几道血红的印子,臂膀上的肌肉向外突出着,似乎要撑爆了皮肤的情景。身为组长的外祖父,处处以榜样的形象展现给大家。当有的同志身体不适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别人的货搬到自己的车上。当时国家困难,口粮紧张,一有生病的人,他总会把自己的饭票换成好吃一点的饭菜给他们。谁家里摊了事,他总会慷慨解囊。虽然他的家境很贫穷。外祖父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能使他舍己为人、忘我工作的动力是——忘不了共产党,忘不了毛主席。也就在那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表现的最为强烈。“虽然辛苦,但比起父亲当年在日本人铁蹄下‘劳役’时所做的事情,我做的这些算什么!况且,全中国人民都在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贡献自己的力量,自己所做的仅是微不足道。身体累,但是心情很愉快!”外祖父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一年后,村里派外祖父到“黄前水库”工地带工。由于他吃苦耐劳,工作积极负责,常常一两个月不回家吃住在工地上,工作突出,被先后委任为“民工连长”、“指导员”,后又被村里调回,任生产第三小队队长。外祖父告诉我这些时,还微微一笑,话语中带着谦逊。这一年,外祖父20岁,加入中国共青团;在生产队队长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 11年。这其中,有几次参军和招工的机会,他都让给了别人,有人说他傻,他却“嘿嘿”地笑道:“我真的舍不得咱们队上的大伙们,眼下,大伙日子还不富裕,我想带领大家加劲生产,让大家都吃饱肚子,过上好日子”……
成为党员的难眠之夜
1966年深秋,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高高地挂满枝头,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火炬般的高粱穗点燃了原野的热情,枯叶纷纷飘落下来亲吻、拥抱养育它的大地,不时有南归的大雁掠过长空……傍晚收工的外祖父踏进家门后,一边放下手中的农具,一边招呼外祖母说:“孩儿他娘,给我炒两个下酒菜,我要好好喝一盅”,外祖母一脸的疑惑,不解地问:“家里要来客吗?”外祖父回答道:“你甭问那么多,一会儿,我要告诉你个好消息!”晚饭后,外祖父就把公社赵书记想介绍他加入共产党的事情告诉了外祖母。原来啊,作为生产队队长和团支部书记的外祖父听到乡里又要发展一批新的党员的消息后激动不已,他第一时间去公社找了赵书记,当赵书记问他入党动机是什么时,他紧握双拳,大声地回答:“是共产党领导我们翻了身,当家做了主人,共产党员个个大公无私,一心为民,是群众心中的榜样,所以,我对共产党充满了无比的热爱。我想成为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我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党干事,为群众谋利益!!!”赵书记拍拍他的肩膀,又紧握他的双手,说,他很乐意做外祖父的入党介绍人。让他今晚写好申请,明早交上去。这是外祖父多年埋藏在心底的夙愿,您说,他能不激动吗?因为,他终于踏上了和外曾祖父一样的道路!外曾祖父未了的事业,将要由他去继续完成。这样,他可以告慰自己的父亲了。
“几天后的晚上,我捧着党员证跪在院子里,那晚的月亮似乎格外的圆,格外的亮……”外祖父说着就沉默了,许久,又说,“那一天,我等的太久;那一夜,我彻夜未眠……”外祖父对于党的热爱和仰慕,从他的深情当中我似乎能感受到它弥漫、浮动在空气里,又是那样的触手可及。党,对于国家和中国人民来说,是最伟大、最正确的领导团体;对于外祖父来说,还多一份对长眠于地下多年的父亲的缅怀……外祖母插言道:“第二天早上醒来,你外公的枕巾被泪儿湿的呱呱的(形容被泪水浸湿的样子)。”
苦乐交集的功绩
1971年,外祖父当上了民兵连长,先后将一个个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送出大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他深知:军队是长城,是国家安全的保卫者,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社会建设都离不开这支钢铁队伍,所以,在他任职期间,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好多不符合条件的青年家长请他吃饭、送礼他都婉言谢绝,有些亲朋好友上门说请也都被他一一回绝。因此,得到了村里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谁都知道当时的中国农村青年唯一的出路只有当兵和考大学,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跳出“农门”、吃上“皇粮”的机会,且1966年——1978年这12里国家取消了高考制度,所以,能够当上兵,是每一个农村青年的梦想,外祖父能否为国家送出合格人才,现在尤为重要。事实证明,通过外祖父推荐当兵的青年中个个都是好样的。李培林现已从青岛消防队复员后,在村里担任村干部;赵兴泉一直在大庆油田工作;亓培昌在新疆建设兵团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禹德传在部队里学到更高的医疗水平回村后任乡村医生,为乡亲们救死扶伤,做出了巨大贡献;亓和亮,我的伯父,当年也是外祖父送去潍坊当兵,现在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任职……
文革期间,公社成立了“战山河”工程队,作为民兵连长的外祖父带领队员开垦荒地、修建水库,他们高举“农业学大寨”的旗帜,在“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口号声中参与了彭家峪水库、彭家裕渠道、祥沟水电站、石屋志水库、开山面粉厂及泰山公路等工程的修建。他们长年吃住在用草席搭起的帐篷里,炎炎的夏日蚊鸣成雷,他们忍受着叮咬和酷热;冬天,北风呼啸,雪花漫天,帐篷里外的气温不相上下,单薄的棉衣无法抵御严寒,很多人脸上、手脚生了冻疮。漫漫长夜,他们冻得瑟瑟发抖,难以入眠。更严重的是,当时由于粮食紧张,他们一日三餐窝头就咸菜,也难以填饱肚子,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完全是靠着对党的忠诚和“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才坚持下来的,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直到今天还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也成为他们那一代人光荣和自豪的往事。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是评定基层组织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志之一。80年代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农村也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由于存有封建思想,很多没有男孩的村民为了“传宗接代”而不惜一切代价“强生”“超生”。“计划生育”主任这一职是一个“费力不讨好,得罪人”的苦差事,几次村委会召开后无人接任,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成为一团乱麻。当时身为民兵连长的外祖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再苦再难的工作也得有人干,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绝不退缩。于是,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自告奋勇将这个担子挑在肩上。他白天到田间地头,晚上走门串户苦口婆心向个别村民解释和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好处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有了起色。但是,有的村民不听劝阻恶言相威胁,有的偷偷送礼,还有的软硬兼施,死缠硬磨,他都铮铮铁骨、毫不动摇。他常说, “‘计划生育’工作急不得,躁不得。没有不配合的村民,只有不称职的干部!给她们做思想工作,必须要拿着十倍的耐心才行。一次不同意再去第二次,第二次不同意就再去第三次……她们终究会同意的。”那时候没有机动车,外祖父就用自行车载着怀孕的女人去乡里的卫生院做人流,没钱打掉孩子的,他就用自己寥寥无几的工资为她们支付。就这样,在外祖父负责“计划生育”的几年里,村里没有出现一例“超生”现象,被乡里连年评为优秀工作者,还光荣地参加了县里的劳模表彰大会。也为此,外祖父受尽了他人的怨恨和外祖母的唠叨,面对这些,外祖父无怨无悔。
寂静。寂寥。无声。无息。
我静静地坐在沉默之海中航行的外祖父的身旁,停下手中的记录,默默地想着。第一次感到时间像猫爪落地一般无声无息,或许,从此在我心中会留下一个足迹的回声,那袅袅余音荡漾至我心湖的正上方,惊起圈圈涟漪。
“外公,”终于,我打破了这场似乎穿越了百年的寂静,“长大之后,我也要当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信誓旦旦地将这句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但在心底埋藏很久的话吐露出来,外祖父看着我,摸摸我的头,笑了笑,转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方向看,好像那边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眼球的东西似的,或许他又陷入了浩瀚的沉思之中……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光线交替的作用,外祖父眼睛里亮起了奇异的光,但是,这让我无法猜透他在想什么,总之,会有“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他的脑海中点起了星星之火,熠熠生辉……
B文——历史感悟:
把思想的火花烙在今天
当我对妈妈说我要把这篇文章的主人翁定为外曾祖父与外祖父时,她就曾告诫过我:向外祖父问起这些往事时,要用委婉的话语,提起往事,多半会让他伤心……我明白,对于一位四岁就失去父亲的老人来说,最脆弱的是心底的那片薄如蝉翼的湖,最思念的是心湖湖面上那张若有若无幻影般的面容……所以,我不知道该怎样问他外曾祖父的经历,只得对外祖父说,在您给我提起往事的时候,说到伤心处,您千万不要难过,否则我会觉得愧怍。外祖父却很直白地告诉我:“伤心的情节只是跟你外曾祖父有关,别的,都算不了什么。”我愣住了,时间似乎停留在了那一刻……
沉思良久后的外祖父掐灭了手中的烟蒂,表情凝重,我实在不忍心看他那痛苦的样子……沉痛的往事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从他老人家口中传递到我的耳畔。动情处,外祖父的泪水与叹息也如期而至,让我不知所措,也让我明白:伤心事所带来的冲动,不是谁能够决定或制止住的。何况,这股冲动,是心湖爆发所冲击的流。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次访问的机会,外祖父是不是一辈子都不会将外曾祖父的事情告诉大家,深埋心底。看来,我还是很幸运的,能够作为第一个倾听外祖父的口述的人。我想,我会把这些事情告诉我的表哥表姐们,毕竟,他们从别人那里得知的,是不完全的。
让我难过的是:外曾祖母给外祖父唯一的弟弟取名为等儿,可是,一直等到等儿七岁那年得病夭折,外曾祖父也没有回来……
让我感动的是:外祖父在八岁时打柴草到集市上去卖钱,别人形容道:只看见前方有一大堆柴草在移动,却看不见人。虽然自己手里也没有空着,但好心的人们总帮他挑着一部分。外祖父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这种做法体现在他拉地排儿车时期把弱小、病人的货物装在自己的车上。
外祖父说,让他欣慰的是:同去满洲里的老乡姚传禄在回到家乡后,把这不幸的消息传达给乡亲父老们,告诫他们要学习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时刻听从共产党的号召。当年,姚传禄也是参加埋葬外曾祖父的共产党员之一。
“难道连墓都找不到了吗?”我在外祖父给我讲完外曾祖父“客死他乡”的时候哭着问。外祖父眼含着泪花摇摇头,哽咽着说:“知情的人都已经相继入土了,谁还会知道父亲被埋葬在哪里?再说,我也老了……”我擦干泪水,凝望着外祖父,对他说:“您一定要坚持到我长大成人、有能力带您去东北寻外曾祖父的那一天!……”说着,我将头靠在外祖父的肩上,任凭那皮肉里的瘦骨硌得我脸生疼,任凭潸然而下的泪水浸湿外祖父的衣衫……
两代共产党人有着不同的辛酸往事。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使中华民族倍受蹂躏,满目疮痍,生活在这个国度的是很多中国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而生性秉直、铮铮铁骨、嫉恶如仇、敢于直言的外曾祖父无疑是恶势力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对这样的中国人恨得要命,他们绝不容许这样的忤逆、反抗他们的人存留在世上。因此,外曾祖父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也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了。但我认为,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外曾祖父这样的人的怒吼和呐喊,才唤醒了民众反对帝国主义的心声,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和脊梁!那一代共产党员的鲜血染红了党旗,他们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共产党人肩负着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重大责任,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公而忘私、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处在这个时代的外祖父,受党的影响和熏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他人生中最大追求和梦想。我想,这追求和梦想一是为了告慰自己父亲的在天之灵,二是怀着对党的感恩和愿意为之而奋斗一生的崇高思想,才使得外祖父几经磨难对党却忠贞不渝,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这一代共产党员留给我们的是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甘为孺子牛”的高尚情操。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一名中学生、共青团员,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同样也改变了无数个家庭。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在校园里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打下基础,将来,用丰厚结实的羽翼为祖国撑起一片天;在社会上,多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做一名播撒文明的使者……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告慰先烈,无愧于时代!
最后,我还想说,我也一定会成为一名像外曾祖父、外祖父以及千千万万优秀中国共产党员那样——向着中共而努力!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外曾祖父和外祖父,慰藉外曾祖父的在天之灵并感谢外祖父忠实而耐心的叙述
友情提示:请不要抄作文用去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觉得写的好的可以给个赞哦
25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