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

课外拓展素材 1537字 971次阅读 收藏

重阳节习俗——重阳食糕

重阳节正值五谷收获的日子,重阳糕,不仅是节日的食品,还是神佛的供品,也是馈赠的礼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用于农历九月九日佳节并且形色花巧,所以又叫花糕。

重阳糕起源很早。南朝梁代人宗懔(约501-565年)的《荆楚岁时记》注说:“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宋代高承在《事物记原》卷九说:“盖饵,即糕也。”并引述晋代葛洪《西京杂记》所记汉代“食饵”的记载。实际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经出现,不过并不专为重阳节的食俗。而宋时做糕之风已经很盛了。到了宋代,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井之内出现了独立经营糕饼食品的店铺,“糕”与登高之“高”谐音,于是吃糕与登高同成节俗。

重阳节习俗——佩插茱萸

佩插茱萸,也就是“戴茱萸”、“着茱萸”。古时便已成为民间节日的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茴香科落叶小乔木,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其味辛辣,香气浓郁,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消积食,利五脏等功用。它既是中药的常用药之一,也可用于食品中的调味品。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民间流行采摘茱萸插戴头上,也有用茱萸入囊佩在身上的,认为能驱邪治病,抵御初寒,俗称茱萸为“辟邪翁”。佩插茱萸的风俗在晋代已经有了。周处(240-299年)的《风土记》中写道:“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到了唐代,此俗更兴盛了,插戴茱萸,除用以“驱邪”外,又增加了寄托离情,装饰美容,祝颂延年益寿等含义。

重阳节习俗——把酒赏菊

农历九月,古时又被称为“菊月”,重阳节至,人们要“饮酒赏菊”。宋代着名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借赏菊抒发了节日里孤独寂寞的心情。古人过重阳时还要饮“菊花酒”,《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登山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菊花酒能延年益寿,不知现在有否此等好酒?

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呈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菊花最早栽种于我国,相传在8世纪初的唐代,东渡日本,成了“皇室御用花”,17世纪后传遍欧美。在九月的秋阳和凉风中,惟有菊花迎风怒放,独领风骚。农历九月旧称菊月,这个时候菊花盛开,重阳节恰为赏菊的黄金季节。在中国人的审美意念中,菊花高标逸韵,傲霜怒放,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人们在赏菊时产生了一种高尚的心灵感应。菊花的风骨,娇美而又傲岸,刚强而又艳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敬仰。所以,人们又称菊花为“长寿花”和“延龄客”。以菊喻志,咏菊抒怀,成为文人墨客的最爱。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写得尤为朴素动人。

重阳节习俗——登高野宴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述约》日:“约之以九,以见其极。”认为这个月阴盛阳衰,万物凋零,生命将到尽头。但从数字上看,九是至阳之数,九月九日为两九相重,是为重九,亦是重阳。根据《易经》物极必反的理论,此灾难可登高而避之。重九登高,是先民逃避洪水猛兽,瘟疫传染等灾难的举措。在本地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上插上一面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考诸文献,以重阳日作为月令的活动,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帝王进行田猎习武、歌舞野宴、祈祷祭祀等活动而逐渐形成的。正式把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日,登高,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则是汉代的事。到了唐代,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高,对重阳登高,逃避灾难的意识也日趋淡化,逐渐将重阳节日作为人们登高眺远,饮酒赋诗,祈求长寿,寻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动。

现在,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已成为人们旅游健身,亲朋欢聚,诗人骚客把酒临风、赏菊赋诗的消闲活动。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当然也是放松身体,调节心情的好时机。

友情提示:请不要抄作文用去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觉得写的好的可以给个赞哦
6个赞